名创优品赴港二次上市 三年单店营收降幅近30%仍欲扩店

作者:综合 来源:综合 浏览: 【 】 发布时间:2025-07-06 01:38:21 评论数:

来源:中科财经

“十元店”故事不再吃香?名创

7月13日,(09896.HK;MNSO.US)在港交所上市,优品营收欲扩开盘价13.20港元,赴港跌破发行价13.80港元。次上截至7月20日收盘,市年名创优品报13.32港元,单店店跌幅超3%。降幅近仍

客观来看,名创虽然中概股回归港股后股价走势不明朗为普遍现象,优品营收欲扩但名创优品若要在港股融得更多发展资金,赴港还需向资本市场回答公司的次上增长动力问题。

过去几年,市年抓住疫情“减租红利”迅速扩店的单店店名创优品虽然总收入在增长,但单店收入却连续下降,降幅近仍持续扩店换增长的名创故事已不再能吸引投资人关注。而被视为名创优品的第二增长曲线的TOP TOY潮玩业务也面临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潮玩消费“退潮”等挑战。   

二次上市

早在2020年10月,名创优品就已登陆纽交所,但其在美股的表现并不如意,截至7月19日收盘,名创优品股价为7.25美元,较20.88美元的发行价跌幅超六成。

距离美股上市不足两年,2022年6月30日,名创优品启动港股招股,公司计划每股发售价不超过22.1港元,本次13.80港元的IPO定价较此前最高发售价折让37%,折价近四成。7月13日,名创优品正式在挂牌上市,上市发行价定为每股13.80港元,美银证券、及瑞银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对于名创优品赴港上市,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对记者表示,“在美中概股有很多不确定的政策性风险,而这些风险恐怕是所有中国在美上市企业都需要考虑的规避因素。”

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在2020年12月正式生效后,随着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美国审计监管机构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随后推动有关规定的实施,中概股面临因中国审计机构连续三年不能接受美国监管机构完全检查和调查而大规模退市的风险。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从2022年3月开始分批把中概股列入具有退市风险的名单之中,目前已经有超过150家中概股进入相关名单。

连锁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对记者表示,“名创优品在港二次上市,主要是因其美股股价较为低迷,甚至可能(因政策因素)面临退市风险,而在港股上市可以开辟新的融资平台和渠道。”

不过,名创优品赴港上市首日即破发,挂牌价13.8港元/股,首日跌幅最高达4.78%,最终收于13.38港元/股,较发行价跌3.04%。

对此,张毅认为,近期资本市场的活跃情况以及回港上市的估值问题都会影响股价,中概股回归港股有不少都出现了首日破发的情况,后续名创优品股价是继续下挫还是上扬还有待时间检验。

文志宏则表示,“这说明资本市场对于名创优品的前景还是存在担忧的,主要的原因还是名创优品的业绩不太理想。”

招股书显示,2019财年到2021财年(2018年7月1日-2021年6月30日),名创优品营收分别达93.95亿元、89.79亿元和90.72亿元,2020财年、2021财年营收增幅分别为-4.43%、1.03%,营收增幅较小。同期,名创优品的净利润分别为-2.94亿元、-2.6亿元、-14.29亿元,经调整后的Non-IFRS(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分别为8.69亿元、9.71亿元、4.8亿元。在2022年第一季度中,名创优品归母净利润为9655万元,同比下跌20.77%。

名创优品在招股书中将业绩乏力的部分原因归于疫情,称新冠疫情对公司业务运营的负面影响导致海外经营收入降低以及在中国销售额增长的减缓。另据裁判文书网今年6月公布的文书,名创优品因拖欠货款与代工厂莹特丽对簿公堂,后以败诉告终。在向法院提供的补充证据中,名创优品曾提及,“国外很多关口和港口都已关闭,现在客户对货品拿货意愿不高”,“海外关店,公司业绩受到重挫”等难处。

文志宏指出,名创优品业绩下滑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组成的。一方面疫情导致客流大大减少,而名创优品的多数门店都开在人流比较聚集的商圈,另一方面名创优品的线上电商较为薄弱,且公司还面临行业内的同质化竞争压力。

增长受限

名创优品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商品销售收入及加盟管理服务费,其在招股书中表示,扩张门店网络的能力是收入增长的一个关键驱动因素。

截至最新披露的数据,名创优品在国内的门店数量为3197家,海外门店数量为1916家。不过,名创优品单店收入已从2019财年的270万元下降到2021财年的190万元,降幅达29.6%。

排除疫情的影响,名创优品单店营收在2019年第一季度以及2019年第四季度分别环比下降14%以及11.8%,同期公司保持了平均每个月31家以及102家门店的增长。

在单店营收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名创优品仍欲筹资扩店。此次回港上市,名创优品计划将所募资金的25%用于门店网络扩张和升级。

名创优品除了扩店还有哪些驱动收入增长的动力?记者就此联系公司方面,截至发稿,公司未予回应。

除了主品牌门店扩张之外,为寻增长,2021年初,创始人叶国富公布集团年度业务战略,正式推出“X-战略”。他表示,未来名创优品将打造成为一家新零售平台型企业,孵化更多子品牌。

实际上,自2020年起,名创优品就布局了美妆、饰品和潮玩等行业,以集合店的形式继续扩张。在这一年,美妆集合店WOW COLOUR、会员制饰品集合店ACC超级饰、高端美妆零售店HAYDON以及全球潮玩集合店TOP TOY相继落地。

不过,名创优品在招股书中仅提及两大品牌,除了名创优品之外则是TOP TOY。对于TOP TOY,其战略目标是进驻潮流玩具市场并最终建立潮流玩具平台。2021财年-2022财年中报,TOP TOY的营收占比分别仅有1.1%、4.4%。

被视作集团的第二条增长曲线的TOP TOY同样面临不少挑战。潮玩行业本是毛利较高的行业,但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TOP TOY的毛利率为45%,元证券研报显示,拥有自有IP产品的酷玩企业毛利率常年保持在60%以上,2021年的毛利率为61.43%。

TOP TOY的潮玩IP设计中仅三成的IP为原创或共创,官方旗舰店上销量较高的仍以外采IP产品为主。相较于行业头部品牌,TOP TOY的创新能力仍存在一定差距。文志宏表示,如果潮玩商品的原创比例低的话,差异化竞争能力也会比较弱,后续名创优品在潮玩产品原创的研发能力上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强。